分光测色仪在对虾质量分级上的应用对虾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很高,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对对虾类产品的需求量增大, 促使对虾类养殖业快速发展,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在国内市场,不同鲜度的虾每千克的差价为人民币10元左右,而出口产品的价格差别更大。中国对虾出口整体价位低,备受反倾销困扰,很大原因就在于中国的虾类产品质量不过硬,缺乏质量评价指标及完善的质量评价方法,不同质量的虾产品混装混销,造成虾类产品售价与质量没有很好地联系起来。
水产品在贮藏过程中,表观的色泽在亮度、明度、纯度上都有所改变,这种变化的趋势与产品感官变化有很好的相关性。在欧洲的水产品质量检验中, CIELab系统常被用于对样品进行色差测量,以明−暗、黄−蓝、红−绿3种属性的三维坐标系统来描述。研究人员采用CIELab系统对熟虾仁进行了色泽测定, 选取虾胸部**节中央位置,用彩谱CS-660分光测色仪测量,以L值(明度指数)来进行其色泽的评价。同样采用CIELab系统的分光测色仪测量冷冻虾的虾壳和虾肉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色泽变化, 实验的结果如下表: 表一 虾肉色泽特性分析 注: 同一行具有不同字母的数值间统计差异显著(P<0.05). n=10; x ±SD 实验结果发现b 值(黄蓝色品指数)的变化与感官评价有很好相关性。对不同养殖模式的对虾样品分析表明, L 与感官评定有较好的一致性, a(红绿色品指数)和 b 对品质评定有参考作用。
文章分类:
食品颜色解决方案
|